封面图来自弗里德里希的《雾海里的漫游者》。画面中一个男子的背影位于视线正中央,也是整个画面的中心位置,他站在山崖上或远望或思索。
WHAT?
观察中感悟,反思中提升。有价值的思考,将在此记录。
WHY?
隔一段时间回顾一下自己的想法,看看自己现在又有什么新的见解。通过比较、审视自己对同一个问题的认知,现在和过去有什么差别,能够更直观地看到自己思维的进步。
HOW?
思维能力的提高就是这么简单,从记录一个小想法做起。 现在专门为自己建立一个文章记录这些,不定时更新。欢迎和我一起探讨和学习~
LET`S GO
思考将记录、 更新在评论区。欢迎FOLLOW和STAR~
本篇为姐妹专栏,查看另一个不定时更新专栏见《 【不定时更新】看图说话,记录生活中的布朗运动》。
【人生】也许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向世界询问它需要什么,我们该问是什么让我们焕发了活力,因为世界最需要的是更多焕发活力的人。
【管理】基层管理者的责任在于做事,没出问题时把事做漂亮,出问题时兜得住,能解决。中层管理者的责任在于分忧,该跑顺的流程要跑顺,硬骨头也要能啃下来。高层管理者的责任在于决策和占资源坑。在什么层级就做什么事,专注做好手头最分内的事,成为被需要的人,自然水到渠成。
【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人生】人活着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不断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才能干掉更难的问题。能力、智慧、财富都是这个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所以遇到事要勇于承担,勇于解决,不抱怨不逃避,享受过程且不断复盘。
【商业】信息传播的节点越多,成本损耗就越大。
【人】士者,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做事得当,为人合拍。
【商业】商者,度远近,辨贵贱,调余缺。
【职业】职业发展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管理方向,逐步攀登,越高越少。一个是向专业方向,缓慢积累,越老越资深。管理岗位不用说,到了一定年龄,上不上去,就没有机会了。专业岗位却因知识更新换代太快,多数经验和专业积累快速贬值。以前中年以后,可以靠经验吃饭,但现在很多领域都不行了。年轻人自带新知识新技能,何况后面还有机器人呢。遇到职业生涯瓶颈时,我们可以构建第二条职业通道,要么转向老经验可以发挥的新战场,比如有管理经验的去做咨询培训。要么转向未来需要的新领域,比如做制造的去攻智能化,做开发的转做测试开发。
【职场】每一位上司,都需要自己的下属时时刻刻与自己站在一起。上司做得对,需要大力的支持。上司做得不对,在关键时候也需要打圆场。
【人生】
别人告诉我:“这不可能”,理性告诉我:“这有风险”,现实告诉我:“这毫无意义”;
能力告诉我:“万事皆有可能”,内心告诉我:“勇敢争取”,智慧告诉我:“这有意义”;
“干!相信奇迹”😎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如果你对每只向你吠的狗,都停下来扔石头,你永远到不了目的地。——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成功不要紧,失败不致命。继续前行的勇气,才最可贵。——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行为】行为心理学里有个海格力斯效应告诉我们,人际关系中以牙还牙,你只会陷入更多的麻烦之中。
【成长】每个人都是特别的,重点是你能不能认知到你有特别的地方并去加强那个方面,而不是完全地随波逐流去迎合别人对你的期望,即便你并不擅长和喜欢。
【人生】我们只有打破生活的边界,走到不曾涉足的人民生活当中。才能清醒地感受到什么叫人生百态、生活千面。
【心理】心理学里有个治疗法,叫生物动力学,从人的个性形成及身体语言来看心理问题。创始人是亚历山大·鲁宏。他是这样说的:“人的个性,像树的年轮,是一圈又一圈地发展出去的。婴儿的一圈,代表爱与享受;孩童的一圈,代表创作与幻想;少年的一圈,是玩耍及嬉戏;青年的一圈,是情爱及探索;而成年人的一圈,则象征现实与责任。一个完全的人,要具备上述所有特征。”这一圈一圈的发展,有一定的程序,如果有一圈未完成甚至被破坏掉了,这个人的个性一定会有某种缺陷。最容易“负伤”的,就是童年和少年的这两圈。像极了那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认知】人对真理的实践检验结果,产生了科学和理性。科学和理性只能无限趋近真理,不能穷尽。世界在变,之前的科学和理性也可能有错误。所以我们要想认清世界,不仅要不断学习,还要时刻意识到科学和理性实际是渐进的“变量”,不是“静态常量”,思维不要被限死。
【认知】人认知世界的过程是持续、动态的,所以总结出的规律,也是阶段性、局部适用的。即便是真理,超越了特定的时间、空间环境,真理很可能变成了谬误。所以,在定义评判、总结规律时,对结论要有敬畏和警惕之心,要保持一定的相对性和开放性。
【经济】经济上有个“死局”组合,“经济下行+物价上涨”。因为经济下行需要不断放水,降低经济风险。但高企的物价又要求央妈提高利率,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死局。过去20年,从未出现过这样的组合,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所有经验政策都将失效。希望不会走到这一步。
【人生】以前觉得,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用力过猛的人跑不远。现在觉得想法有了改观。用力过猛的人确实跑不远,但不要把人生当成一场马拉松,而要当成一系列短跑,跟学校上课45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一样,保持投入-恢复-投入,身心跟情绪得到恢复了,才能更加投入地全力以赴。
【朋友圈】我们人生中应该要有个医生朋友,他们在日常聊天时也会关注我们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给予建议和提醒,将影响健康的风险项,及时扼杀在摇篮里。同理,我们应该也要有个律师、教师、财务朋友。多熟识这些类朋友是为自己修桥铺路上人生保险。
【商业】前期是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干的人来开天辟地,后期是精英分子大展宏图安定乾坤。开放,包容,自由,创新的环境一直领先中国,企业都是副产品。
【成长】对从事探索性工作的人来说,对失败的恐惧可能比懒惰更可怕。只有不断挑战超过自己现有能力的目标,才可能一直往前走。
【爱】
爱是什么?
一开始,爱是热情如火的恋爱。
爱是焦急和期待;
爱是惊喜和心跳;
爱是浪漫和余温;
爱是付出与索取;
爱是山盟海誓和刻苦铭心;
爱是渴望和相思。
后来啊,爱是胼手胝足的恩爱。
爱是不介意对方本来的样貌;
爱是无条件支持对方;
爱是分工合作与彼此努力;
爱是甜蜜斗嘴;
爱是为小事开心;
爱是一种习惯;
爱是想永远在一起。
再后来,爱是相濡以沫的共生。
爱是舍己为家;
爱是独立与依赖的平衡;
爱是信任、责任和信念;
爱是一系列行为的证明…
是她在你贫穷时,愿意嫁给你的心;
是她在你人生低谷时,对你不离不弃的心;
是她在你父母生病后,愿意替你尽孝的心;
是她无论你多晚回来,也要等你的心;
是她当你叹气时,常鼓励你的心;
是她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你的心;
是你知道自己赚的少,但绝不能偷懒的心;
是你知道你的女人,只能由你自己保护的心;
是你知道家务事,需要一起分担的心;
是你生活再忙碌,也会抽出时间陪伴她的心;
是你生活再朴实无华,偶尔也会有仪式感的心;
是你们在一起久了,你那不忘初心的心;
是你将小家庭,作为今后主战场的心。
把热情如火的恋爱,化为胼手胝足的恩爱,再化为相濡以沫的共生,才有爱的大智慧。
愿所有人都能找到那个可以相濡以沫下去的人。
精辟
【企业】组织结构有个规律,越上层的人越关注文化,越下层的人越关注现实。顶端和底端层面的人交集的时候,容易有思想上的冲突。跟下面的人谈艺术谈理想,可下面的人现实着呢:“每个月的房贷出处在哪儿啊?给老婆孩子承诺的礼物还没谱呢。”这也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有关。人如果生活卑微,文化在他面前就一文不值。所以在交集的时候,要站在对面所处层面的视角和需求,跟下层谈生存和生活,跟上层话理想和沧桑。
【关系】我认为,建立友谊有两种方式:(1)你可以辛辛苦苦一条一条地往外建立友谊,但决定权在对方。或者(2)你可以加强自己的实力,吸引别人过来跟你建立友谊,且决定权在你。
【关系】如果我们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因为别人看在我们所属的组织而建立的,这种关系会因为我们离开组织而消失。但是如果是因为我们的专业、能力与人格被敬重,这种关系会比较长远。
【信任】对人过度小心、过度猜忌固然不好,但过度信任也显然不对。对于不同的人(同事、家人、陌生人、朋友…)也应该有不同的 “默认” 信任程度,并根据个体做调整。到底信任应该是先开放,遇状况再个别紧缩,或者先紧缩,随著时间再渐渐开放?我目前采用的是前者。
我喜欢系统化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可以帮助我有效地操作。遇到那些大量零碎片段的知识,总是让我想要把它们作排列组合,补上空白的间系,组织成一套可以传递的体系。
A:『你用什么来集中精力?』
B:『一个编程框架。』
【感觉】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生命体的感觉器,大脑借助感觉器所产生的归属性反应。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肌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感觉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如知觉、记忆、思维)的基础,我们借助感觉来分辨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自身状态,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认知的开端,是对过去经验的直接反映。但感觉所形成的直接经验,把握的是特殊的、个别的现象,而思维的任务在于获得普遍的、必然的、带规律性的科学知识。所以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光凭感觉是不够的,必须把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思维,形成科学的理论。
【成长】人生至暗时刻的那些逆境和痛苦,其实给了我们一个更大发现意义的契机,那就是生命的重建。把我们从前想当然的东西都重新思考一遍,获得了更大的启发。当你走出黑暗,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甚至不确定一切是否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你已破茧成蝶、涅槃重生,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管理】Team Work意识的培养很难。很多人不清楚对应的位置需要怎么思考问题。有些人能主动思考和靠观察团队内该位置上人的行事风格进行分析学习,有些人是需要特定的契机触发深刻思考感悟才有快速成长的跳跃。如果你点到了,但有的人执行意识还是没转变,那就是缺少特定触动的契机,只好放执行角色用。有培养潜力的可以拉着参与技术讨论和列席部门或专项例会,提供参与了解其他人讨论解决办法的机会。但是否抓住机会提高就靠他们自己领悟了。
【选择】选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客观条件的选择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选择。客观条件的选择,相当于在路口选分叉路。比如选择做什么产品、选择用什么人、选择和谁交朋友、选择相信什么、选择做什么。意识形态的选择,相当于选了分叉路后我们选择怎么走。比如选择怎么做这个产品,选择怎么带这些人才,选择了之后怎么做。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前期当我们有能力选择两者时,选择做什么更重要。当客观条件已经稳定下来,或者我们没能力选择客观条件时,选择怎么做更重要。在选择了以后,把事情做好,做好之后就会迎来更多选择。人生就在一个个客观条件的选择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选择中,不断往复,螺旋式上升。期间包括勇敢做出选择的能力、平静接受选择结果的能力、明智做出选择的能力,也在一次次选择中,磨炼提升。
【管理】Team Work意识很重要。听死安排执行,一步步追问试执行并反馈永远是执行层。会思考任务目的和换位思考对方实际需要的是什么,理解需求根本目的,自主组织执行过程并反馈所需的报告结果,在执行中设计创造性解决方式思路提高效率和报告展现的才是高级人才。而调动好各个层次的执行人员,通过策略调整,人力安排优化,人员培养,技术方案引进,在满足业务需求和团队目标前提下提高人效,控制漏测率和成本,是管理者,也是团队要思考的。
【人力】客户需求、市场策略和项目排期决定了团队的结构。未来一年内的需求决定了团队结构调整,各团队业务需求决定了人员要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员的适应性和承担需求的能力决定了其个人的发展空间。
【风控】真正的风控意识和年龄大小无关,和学识无关,和赢得的财富无关,只和吃亏记痛有关。靠吃大亏后那种透彻心扉的悔恨,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风控意识。所以最好在年轻输得起的年纪多尝试可能性,别怕风险和吃亏,你资本少想亏个大的也难。最糟的是当你年龄变大,有一定资本积累,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但实际上又没有风控意识的去接触高风险事件,事情很快就会失控。
【管理】开始管项目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还是做技术的时候最简单。因为技术的不确定性最小,业务和管理的不确定性太多,不确定性就意味着复杂,需要更多的判断、选择和运气。业务和管理要不断和人打交道,而人无疑是最复杂的。
【情商】按照通常的说法,情商这种智力是由五种特征构成的: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和处理人际关系(采取他人能接受的方式与其沟通和相处)。五种特征都是要素,有的人在某些方面欠缺,有的人在某些方面突出,只有整体偏高,才算真正情商高。
【认知】如果你发现某个人、某个地方、某件事、某本书,对你影响深远,经历深刻,甚至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一定要想办法跟它发生关系,不要错过。否则,它就跟你没关系了。
【认知】每个人都在被时代裹挟着前进。思想三观和行为方式要跟得上快速更新换代的常识。
【认知】多禅观自己,回顾历史(照片,信)搜索记忆碎片,捋捋自己小时候发生的事情,我们会发现: ①记忆会加工,②幼年时期经历的环境和人,对自己影响,远大于现在,③小时候经常下定义、判断、道德绑架,越成熟则更多是理解、豁达和包容多元化,④有些人和记忆当初得出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导致一些不好的结果,现在复盘,能还原出一个真实情况出来,还给历史和人一个真相,不再带有偏见。(为什么开设“亚里士多德式友谊”专题,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禅观历史,知史明今,帮助我们定位好自我评价,不过高也不过低)
【认知】人生的美丽,在于生命的可能性,在于生命的丰富性,在于理性、规律下的偶然和奇迹。
【认知】事件是中性的,无悲无喜,是万有的选择性表达。目光放远,万事不过一场生息,喜怒哀乐都是多余,怒哀现得更多余一些。达观处事,少定义和评判,多理解和宽容。
【人才】有资质人才学为己用,灵的像猴,缺乏天资的人难以培养,拿棍赶都不行。无论培训还是课堂,讲师讲的知识和案例,都是为了激活一个有天资的人的想象力,在具备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洞察力。缺乏天资的人,无非就是死记硬背那些背景知识,学成之后生搬硬套。王尔德说:“凡是值得知道的,没有一个是能够教会的。”从这个维度来说,公司也好,学校也罢,越是高级别的人才,选拨就越比培养更重要。
【情感】刺激对方的情绪,是产生吸引力的核心。情绪的冲突,是打破原本像水一样平静的情绪,让对方出现紧张、刺激、心跳的情绪。制造冲突是一种破釜沉舟、不怕失去的心态,我们需要打破原本情绪的安全感,才是产生吸引力的核心。
社会普遍存在一种怪相:明明非改变不可,却选择不变;明明真相残酷,却幻想温情。转念一想,或许这并非怪相,而是社会本性如此;或许不是不想卓越,而是聪明得太慢。
人生的美丽,在于生命的可能性,在于生命的丰富性,在于理性、规律下的偶然和奇迹。
尼古拉·特斯拉的一生给我的感悟:要有最纯净的意愿,但同时为自己而战并深知自己的价值所在。
某些歌曲能带你穿越回过去,回滚到过去的心境及性情,并以1.0X倍速重温当时的刻苦铭心,reroll replay,faint and revive。这些歌曲,是历史的录影带,是心中的明镜,是那个随时千变万化,与心灵直接观照的湖中倒影。
理性有”先知”的功能。因为它向我们展示了未来,展示了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一切将会产生的结局和后果。所以当贪婪无度的欲望、怒气蒙心危及我们,把我们拉入追悔莫及的歧途上时,理性总是深谋远虑地提醒我们克制自己。
有点聪明、有点能力虽然很快能让人脱颖而出,但没有谦卑,没有容人的度量,没有清晰长远的目光,最终还是会败的。要有很强的坚韧精神,要懂得团队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合理授权,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有包容一切的心胸和智慧,方能成大事。
特殊的引导技巧、管理过程、了解过程。任何一只能自我管理且密切关注工作表现的团队,其表现将明显改善。专业技巧、引导技巧及其组合能导致巨大的成功。
理解别人的所思所言所表,理解别人的经历,以及过去如何造就他现在的性格。这种“理解”,带给我比其它多得多的收获。
一棵树苗要成为参天大树,它的根一定是深深地扎根大地,才能经得起岁月和风雨的洗礼。而快速成长除了要扎根基层,还要懂得把握时局,创造机会从中获益。
@Vince蔡培培: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追求正确的思想和具有一片善良的心态,多为家庭和朋友着想,在生活中不断检查自己的错误,向成功人士多加学习,努力拼搏,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开发:『我这里有个修改,很简单很简单那种』
测试:『哦,需要测三天』
开发:『真的很简单很简单那种』
测试:『哦,现在需要测六天了』
技术上的差距,靠时间的积累可能会解决,但习惯和方法,可能越早成熟越能拉开后续的差距。
理智无论是在观察的时候,或是在对感官获得的知识进行思考的时候,总是直线而行,非达到目的不可。
Sometime i see too much,but i don`t konw how to tell people。经历使我们的洞察力倍增,却也使我们的痛处永远新鲜。
【在误解中成长,在理解中成熟】生活中,大家都是你的老师。Ta可能误解你,看轻你,但你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也懂得如何去扭转局势,让Ta看到真正的你。这样一来,Ta成长了,你也成长了。然后你会发现,在生活中,大家都是彼此的老师。